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,就像矛盾论提出的,他们有普遍性和特殊性。简单来说,每个孩子都在成长,都要吃喝拉撒睡,但是,每个孩子的性格,家庭背景以及基因都是不同的。
然而,我们现实中的教育模式却是流水线式的教育,统一的教材,统一的考试。这正是以普遍性为核心的教育体系。它保证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基础知识的普及。但它也把孩子们的潜在的,独特的可能性。这种模式的弊病就在于,它忽视了人的特殊性。
一些孩子在某一科目上落后,往往被认为是“不努力”或“没天赋”。于是家长或老师会选择“补习”这种普遍性的解决方式,但往往收效甚微。
事实上,家长或老师应该和这个孩子一起探究在该科目中的具体困难。
比如,一个数学不好的孩子可能是这个孩子根本就不喜欢他的数学老师,从而拒绝认真学习数学,此时,家长就能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办法,帮助孩子和老师沟通。